2024法国巴黎工程机械博览会(INTERMAT2024)于4月24日在巴黎北郊维勒班展览中心隆重开幕。方圆集团亮相展会,动态展示的产品模型吸引众多
[详情]柳工引领电动变革惊艳巴黎INTERMAT 2024LiuGong Leads the Change to BEV at INTERMAT 2024柳工国际,赞1184月24日,柳工首次携全
[详情]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智慧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在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
[详情]近日,方圆SC200 200型施工升降机在天津滨海新区安装调试结束并投入使用,用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项目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
[详情]【中国路面机械网 原创报道】五年保值50%,这是日前G2高端品牌发布会上,徐工向外界作出的承诺。这也意味着凡是购买徐工G2高端品牌的客户
[详情]领读时代,工享未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由湖南省总工会、湖南经视、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共同打造的创新读书类大型直播节目《领读者》总展示
[详情]4月20日,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北麓、壮阔的雅鲁藏布江南岸,在中联重科起重机的助力下,世界在建海拔最高、单体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中核
[详情]4月18日,由中石化起运公司和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共同举办的400吨 单元顶升模块新产品现场观摩暨中石化起运公司创新技术发布会在徐工履带起
[详情]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关于确定2023年新一批及通过复核的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的通知》,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分公司(以下简
[详情]4月15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显示,我国核电工程建造能力全面提升。其中,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多款超级
[详情]4月18日,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行来宾在方圆集团副总经理赵勇、销售公司经理刘仁芳的陪同下参观集团。各位来宾参观了闪光的足迹
[详情]2025年5月20日,中建四局江苏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建四局江苏建投”)法人、执行董事/中建四局(无锡)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蒋超一行莅临江苏泰信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泰信机械”)考察交流。
5月21日,首届湖南省品牌促进大会在长沙启幕,会上发布了2024年湖南省十佳品牌案例、十大新锐品牌、优秀品牌案例等名单。其中,“‘智造为基,文化为魂’中联重科全球化品牌创新实践”入选2024年湖南省十佳品牌案例,彰显出公司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宁波·慈溪 五月,全国多地遭遇高温“烤”验,远在宁波慈溪工地现场也迎来了“小考”,达刚筑机DB270双滚筒设备调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售后服务工程师孙吉祥带领调试团队对双滚筒设备进行最后阶段的检查和测试。
老铁们,上一期带大家认识了“六边形战士” L958HEV电动装载机,这一期主角———— 山东临工 L962HEV 电动装载机同样大有来头!还在为燃油装载机的高油耗、高尿素成本头疼?担心国四排放后设备维护成本飙升?L962HEV直接帮您告别“加油焦虑”,。
5月21日下午,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宏伟在西安与广西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饶为国会谈,双方围绕筑养路装备技术研发、绿色低碳施工、智慧交通建设等领域进行深度交流。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永卫;广西科学院高端设备研究所所长王晓琳、高性能材料研究所所长王忠民参加座谈。
5月21日,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在长沙先后到铁建重工、中铁城建调研,强调要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断将学习教育引向深入,坚决落实好中国铁建党委各项工作部署,努力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切实发挥“三个作用”,积极争当“三个排头兵”。
盛会启幕,湘江潮涌。近日,以“绿色·智造,共建美丽世界”为主题的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机械展暨高端客户体验活动在长沙圆满结束。 这场汇聚全球客户、行业专家与合作伙伴的盛会,展示了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的最新成果,这些都为工程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在工程机械与移动车辆电控技术领域,有这样一家企业,它以自主研发为核心,以系统解决方案为引领,迅速崛起为行业内的创新标杆————这就是湖南省鼎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鼎立麓鸿)。近日,我们有幸专访了鼎立麓鸿的总经理夏云龙,共同探讨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战略布局。
据海关数据整理,2025年4月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53.77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进口额2.26亿美元,同比下降2.2%;出口额51.52亿美元,同比增长12.7%。 2025年1——4月,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189.47亿美元,同比增长8.51%。
数据显示,全球正在使用的叉车超过2000万台,其中中国市场占据700万台。令人关注的是,这些设备中实现无人化操作的不足2%,显示出巨大的市场升级空间。 随着制造业人力成本持续攀升,无人化和智能化已成必然趋势。